亚洲消费者对葡萄酒认识逐渐加深,需求持续强劲。根据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亚洲葡萄酒销售达到933亿美元或61亿公升,过去5年的年均增幅达2、3%;并预测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销售额将每年增长8、5%,而销售量则增长3、9%。
其中,随着快速增长的中产阶层、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改变、葡萄酒知识的普及以及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葡萄酒市场之一。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初步统计达17、2亿升,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
“我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年轻一代以及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对红酒的需求不断增加,他们在购买红酒时最关注的是口感、品牌、认证等因素,同时内地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一些单支容量较小的红酒作为尝试。”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部高级经济师曾诗韵在11月9日的记者会坦言。
香港成亚洲葡萄酒贸易中心
2008年2月起,香港撤销所有与葡萄酒税有关的清关及行政管制措施,以促进香港进一步发展成为亚洲区内的葡萄酒贸易及分销中心,以及葡萄酒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
政策推出后,效果立竿见影。在2008至2009年间,香港成立了大约850家与葡萄酒有关的新公司,这类公司的总数大幅增至3550家。同时,香港葡萄酒进口总值由2007年的16亿港元,增加至去年的120亿港元,增幅逾7倍。
11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经香港转口往内地的葡萄酒由即日起可在内地所有关区享有即时通关便利,由过往只适用于内地五个关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及深圳),自即日起扩展至内地全部42个关区。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美酒展时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十分便利的营商城市,并无设红酒税、商品及服务税和增值税。他指出,香港红酒生意前景不俗,去年已进口超过6000万公升酒,其中一半转口到内地。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在记者会上表示:“香港今年前8月的葡萄酒进口额达到75、6亿港元,大部分进口葡萄酒来自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地;其中进口自美国和意大利的葡萄酒分别录得16%及22%的升幅;出口方面,香港葡萄酒出口总值为29、6亿港元。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其次是中国澳门和越南。”
随着香港日益成为亚洲葡萄酒贸易中心,业界也纷纷调整其亚洲业务布局。苏富比高级董事兼亚洲葡萄酒部主管Robert Sleigh于2010年9月由纽约调派至香港。此外,勃艮第产区委员会(Regional Council of Burgundy)决定把亚洲唯一的办事处从新加坡(已运作6年)迁至香港。
此外,价值不菲的投资级别葡萄酒通常以拍卖方式出售,这些拍卖会多数由国际性拍卖行主持。香港自2009年以来一直跻身世界最大葡萄酒拍卖中心之列;2016年,拍卖额高达9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