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葡萄酒的确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种类,实在不知如何下手,既要买到自己喜欢的,也要买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
但是“如何不开瓶判断葡萄酒优劣”简直是广大葡萄酒消费者在买酒时的头号难题。五花八门的酒标,外星文一样的法文、意文和德文,看上去不知所云的中文背标……买酒真的那么困难吗?如何才能练就挑酒的火眼金睛?
旧世界看分级,新世界看产区
旧世界国家大多对葡萄酒有严格的分级制度,这些都能在酒标上直观的看出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AOC分级,还有很多国家和产区有自己极具特色的分级方式。比如法国波尔多的1855列级制度,勃艮第“风土至上”的葡萄园分级制度,德国顶级酒庄联盟VDP,西班牙葡萄酒陈年分级……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分级最大程度地确保了葡萄酒的品质,跟着分级走总没错。
不过在新世界,葡萄酒没有太过严苛的分级制度,酒标也设计的更加随心所欲一些,单纯看酒标很难看出酒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葡萄酒的产区和酒庄大致判断。
比如美国的纳帕谷(Napa Valley)和索诺玛谷(Sonoma Valley)的葡萄酒早已名誉天下,这里的赤霞珠、仙粉黛和霞多丽都是世界顶级。
澳大利亚也有众多知名产区,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的西拉、克莱尔山谷(Clare Valley)和伊顿谷(Eden Valley)的雷司令、阿德莱德山区(Adelaide Hills)的霞多丽、雅拉谷(Yarra Valley)的黑比诺……这些都是非常杰出的葡萄酒。
在新西兰,马尔堡(Marlborough)的长相思,马丁堡(Martinborough)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的黑比诺,同样都在世界上早就享有盛名。
不过,按产区和品种判断葡萄酒质量的方式毕竟不完全准确,对于新世界葡萄酒,更值得用以下方式判断其质量。
参考曾获奖项
在葡萄酒的酒瓶上,有时会贴有某个葡萄酒大赛获奖标签,以证明其品质。不过,哪些奖项才是具有含金量,值得参考的呢?
八个最具含金量的世界葡萄酒大赛
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
(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
国际葡萄酒挑战赛
(International Wine Challenge)
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
(Vinalies International)
品醇客葡萄酒国际大奖赛
(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
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s Competition)
巴黎农业大赛
(Concours Général Agricole)
马贡大赛
(Concours des Grands Vins de France de Macon)
柏林葡萄酒大赛
(Berlin Wine Trophy)